欢迎访问共青团怀宁县委员会网站!    
设为首页 | 加为收藏
 
 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基层团讯 少先队工作 青年就业创业 团务知识 下载专区
 
基层团讯
    您的位置  首页 >> 基层团讯 >>列表
【2025返家乡】我的“返家乡”故事(一)胡心梦:笔尖书乡韵,镜头记芳华
[来源:本站 | 作者:原创 | 日期:2025-07-22 | 浏览 次] 字体:[ ]

  这个夏天,我以返家乡大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身份,在乡土间践行青春使命。角色的转变让我深刻领悟:基层工作不仅需要滚烫的热情,更需扎根大地的踏实与担当。在服务家乡的点滴实践中,我用镜头捕捉温暖,用笔尖记录成长,奏响了属于青春的基层服务双重奏。

  镜头里的银发笑颜做美好记忆的守护者

  月山镇老年学校是安徽省省级示范校,6月的老年学校结业典礼服务经历,让我读懂了“细微处见真情”的深意。活动前,我带着摄像机提前到场,一边调试设备,一边和老人们唠起家常。从“您今天穿的新衣服真精神”到“您这戏曲唱腔练了多久”,简单的对话里,老人们眼中的光渐渐亮了起来。

  活动当天,我像一只穿梭的“蜜蜂”。摄像机架在台前,记录着合唱时整齐的声部;手中的相机游走在人群,定格下独舞时舒展的衣袖,捕捉着诗朗诵时颤动的声线。当老人们在台上说“在这里上学比在家有意思多啦”,当他们接过结业证书时悄悄抹了抹眼角,这些瞬间都被我装进镜头、写进文稿。

  笔墨间的清风正气当廉洁文化的传播者

  月山镇青年夜校第四期廉洁书法课,是一场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的碰撞。活动当天,我切换着“组织者”与“参与者”的双重身份。既要协调笔墨纸砚的补给,又要抓拍青年们低头运笔的专注,当提笔写下“崇廉尚洁”四字,墨汁在宣纸上晕开的瞬间,忽然懂了:笔尖的力道,是对初心的坚守;字里的留白,是对欲望的克制。

  看着青年们从握笔生疏到渐入佳境,看着“清正廉洁”等字样在一张张宣纸上绽放,我忽然觉得,这场活动就像一粒种子 —— 我们埋下的是笔墨技巧,生长的却是廉洁品格。而我在其中收获的,不仅是协调能力的提升,更是对“青年夜校”拉近青年距离的进一步感悟。

  复兴村非遗文化馆乡村振兴的唤醒者

  走进复兴村非遗文化体验馆,400平方米的空间里,根雕的苍劲、奇石的灵秀、石菖蒲的清幽与黄梅戏行头的鲜亮交织,让这里成为安庆市首家将非遗与乡村振兴互相赋能的乡村地标。

  我沿着展线慢慢看,遇到游客询问,便指着那些熟悉的物件随口介绍:“这些根雕是本地手艺人的杰作,以前藏在自家院子,现在成了展示家乡文化的窗口”……看着年轻人举着手机给展品拍视频,配文“家乡的非遗太酷了”,忽然觉得,这些曾藏在寻常巷陌的东西,正成了家乡最亮眼的名片。

  从昔日散落在各家各户的手艺到聚成400平方米的“文化坐标”,从过去的“不为人知”到如今成为农文旅融合的新支点,站在这里,真切感受到:乡村振兴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,就藏在这些老手艺的“精雕细作”里——原来留住了文化的根,家乡的日子就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。

  这个夏天,从老年学校课程里的“老有所乐”到“青年夜校”笔墨间的清风拂面,再到复兴村的非遗文化馆,基层服务的每一个片段都在告诉我:青春的意义,不在于站在何种高度,而在于双脚是否踏在故土,双手是否握紧责任。作为返家乡的青年志愿者,我愿继续以兼职团委副书记的身份,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,让青春在乡土间扎根、生长,用行动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“乡土答卷”。

  编辑:张希雯

  初审:王明

  终审:何顺祥

责任编辑:共青团怀宁县委员会
  友情链接:
 
皖公网安备 34082202000166号 版权所有:共青团怀宁县委员会
电话:0556-4611135 地址:怀宁县政府机关大院 邮编:246100 Email:hntxw@sina.com
技术支持:众和网络 备案序号:皖ICP备19005328号-1

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56-4611135 举报邮箱:hntxw@s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