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![]() |
|
1月16日至25日,团县委组织开展“春运·暖冬行动”志愿服务活动,招募33名青少年志愿者前往怀宁站开展为期10天的志愿服务活动,为老年人、青少年、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提供咨询引导、行李搬运等志愿服务,服务旅客8000余人次,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实践感悟吧!
安徽工业大学 曹祖旺
在2025年怀宁县“春运·暖冬行动”中,我有幸成为活动中的一员,参与火车站的志愿服务工作。在人群熙攘的怀宁站,我身着志愿者马甲穿梭于出站口与站台之间。初次托起旅客鼓鼓囊囊的编织袋时,手上沉甸甸的重量让我真切触摸到归乡的急迫。当佝偻老人紧攥车票和身份证的手微微发抖,我便接过行李默默陪行百余米,直到看见接站家属的笑脸在闸机外绽放。几十斤的行李箱磨红了掌心,却让"谢谢小伙子"的乡音在耳畔生了根。站在闸机旁引导乘客出站的我,体会到了乘客们归家似箭的喜悦。原来温暖真是会流动的——当我俯身成为连接站台与家的桥梁,无数声“谢谢”便化作春风,消融了我们疲惫身心。我渐渐懂得:所谓奉献,不过是把他人眼中的负重,轻轻化作掌心的温度。志愿者马甲的褶皱里,藏着比春运人潮更汹涌的人间暖意。
池州学院 陈茜
春节,是阖家团圆的时刻,而火车站则是无数人归心似箭的启程与抵达之地。今年寒假,我有幸参与到此次“暖冬行动”中,这段经历如同冬日暖阳,温暖且深刻。
在车站广场上,我和一群志愿者们站在队伍旁边,帮忙引导候车的旅客。看着他们在我们的帮助下,有序地踏上回家的路,那一刻,我心里突然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受。我意识到,一列列的火车承载着的是无数家庭的希望与期待!每一个踏上列车的人,背后都有着一个温暖的家在等着他们,那是他们对亲人的思念,也是家人对他们的牵挂。
这次“暖冬行动”,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。我深深地明白了,每一份小小的善意,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、一句温暖的话语,都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。这股力量就像一把火,能在寒冷的冬天里驱散严寒,让那些奔波在外的人感受到温暖,让他们的归途不再那么孤单和寒冷。
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,我对奉献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将带着这份温暖和,用实际行动去传递爱与希望,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。
合肥城市学院 吴双双
活动期间,我驻守在车站,为乘客提供多方面的服务。在售票大厅,我帮助不熟悉线上购票流程的乘客进行操作,耐心解答他们对于车次、票价的疑问;在候车区域,我主动帮老人和带小孩的乘客搬运行李,引导他们前往相应的候车地点。在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中,我收获了很多,也让自己不断成长。从个人能力上看,我的沟通交流更加流畅高效,能够迅速且准确地理解他人需求并给出回应;应变能力也得到极大锻炼,面对各种突发状况,我学会了冷静思考、灵活处理。从心灵层面而言,我真切感受到了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。看到乘客们因我的帮助而顺利踏上归乡之旅,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,我内心充满了温暖和自豪。
“暖冬行动”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,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,它让我懂得了奉献的价值。未来,我将带着这份热情与信念,继续投身于志愿服务中,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,传递更多的温暖!
合肥师范学院 李晶晶
在团县委组织的“暖冬行动”志愿服务活动中,我在火车站为返乡旅客提供引导咨询、秩序维护等服务,给旅客提供便利和贴心的服务。面对各种旅客的咨询和求助,我不断积累和更新各方面信息,保持友善和热情的态度,准确、及时地解决旅客的问题,用温暖和微笑为他们排忧解难。
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,与许多志愿者小伙伴们一起合作,不仅锻炼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,更体会到了只有参与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,才能更好的全面提升自身素质,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当然,我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,在与人沟通交流方面,我应该更加勇敢并且掌握更多的与人沟通的方法。
很感谢能够拥有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,我在家乡的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、增长了自己的见识,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“返家乡”系列活动,用青春力量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。
一审:王明
二审:刘晓丽
终审:何顺祥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